• 论文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王国法院士:建设以煤矿智能化为支撑的柔性煤炭开发供给体系

2021-11-22   来源:人民邮电报

image.png

  

  11月21日,在2021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5G矿山,掘进未来”专题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带来题为《基于“5G+ABCD”的智能化煤矿柔性煤炭开发供给体系》的演讲。

  

  王国法表示,目前,我国没有任何一种能源能够替代煤炭在能源体系中的兜底保障作用,但“双碳”目标等要求煤矿实现智能、绿色发展,技术进步等因素倒逼煤矿生产方式的变革,因而智能化、绿色化是新时期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我国在煤矿智能化技术体系研发与智能化煤矿建设方面有了诸多实践成果。王国法介绍,我国建立了煤矿智能化的基础理论体系,构建了煤矿数字逻辑模型、多元异构数据的处理理论方法、复杂系统智能控制的基础理论;构建了智能化煤矿的顶层架构,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思路,采用一条标准体系、构建一张全面感知的网络、建设一条高速数据传输通道、形成一个大数据应用中心;建设了以运营一大脑、矿山一张网、数据一片云等1+N应用系统为核心的智能化煤矿系统;2020年底,国家启动了首批智能化煤矿建设示范项目;今年,首次系统提出了智能化煤矿的总体架构、目标、技术路径。

  

  王国法认为,构建高质量煤炭供应体系是建设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任务,亟须以智能化煤矿为支撑,在保障安全低成本的前提下,提高煤矿产量的快速柔性调节能力,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王国法表示

  

  目前,我国建立了一个煤炭智能柔性开发供应响应模型,煤炭开发供给的柔性度可以用煤炭生产能力的数据和煤炭运销能力的柔性系数来表征;构建了智能柔性煤炭供给体系的技术架构,确定了该体系的核心要素;在西部设立智能绿色矿业与社会协调的国家级综合实验区,创新培育资源型地区数字化产业新业态,支持资源型地区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配、新能源、绿色环保等产业;建立矿区一体化体系和多能耦合的低碳发展体系,以煤电为核心,构建风、光、电、热、气多元协同的清洁能源系统,利用废气矿井开展抽水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

  

  “让我们满怀信心地推动智能化煤矿发展,建立安全可靠、可持续柔性服务体系。” 王国法表示。(乐舒)

  责任编辑:张丹丹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今日专家

2013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井巷工程爆破技...

亮点论文

国内外煤炭市场对中国沿海电煤市场的时变效应分析论文推荐作者:赵星星,郭转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文章刊发:《煤炭经济研究》2023年第4期摘要 电煤采购价格...

今日企业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