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王显政在庆祝煤炭工业改革开放4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9-01-02   作者:中国煤炭报
在庆祝煤炭工业改革开放4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 王显政
(2018年12月27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座谈会,是对煤炭行业改革开放40年的回顾总结,更是对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煤炭工业发展的展望。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总书记系统回顾了40年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描绘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发出了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立意深远,内涵丰富、平实亲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是我们党开启新时代改革开放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必将指引和激励我们在新时代谱写改革开放的崭新篇章。
  刚才,和刚、建勋、刘峰、李东、张勇、宝营、世荣、向东、李伟、养才、周岐等同志做了很好的发言,从不同角度回顾了行业各条战线和大型企业40年来走过的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各自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总结提炼了许多好的经验,展望了行业和企业发展的美好前景,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大家讲得非常好,听后很受启发。
  玉治同志在百忙之中出席今天的座谈会,总结回顾了40年来煤炭行业特别是煤矿安全发展变化取得的6个成效,总结了7条规律认识,分析了当前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和机遇,对推进新时代煤矿安全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并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协会的工作。大家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
  会议有经验、有体会、有探索、有创新、有建议,内容丰富,达到了预期效果,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很多同志未来得及发言,有些同志发言没有说够说透;下一步,协会将通过各种论坛为同志们提供机会。今天在座的各位同志,都是煤炭行业各条战线和大型企业的代表,也是我国煤炭行业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为煤炭行业改革开放作出了突出贡献。往事记忆犹新、倍感亲切,前景依然广阔、大有作为。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向长期以来为煤炭工业改革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向长期以来积极参与和支持煤炭工业改革发展的老领导、老同志表示诚挚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煤炭工业改革发展的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志们:
  煤炭工业40年的发展历程,是我国煤炭工业在改革中起步,在开放中发展,在创新中突破,不断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的40年;是一代又一代煤炭人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接力奋进、自强不息的40年。煤炭行业在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贡献突出。
  40年来,全国煤炭供应保障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从1978年至2017年,全国煤炭保有查明资源储量由5959.6亿吨增加到2017年的1.67万亿吨;全国煤炭产量由6.2亿吨增加到35.2亿吨,今年预计36亿吨左右;建国以来全国累计生产煤炭809亿吨,其中改革开放以来累计生产煤炭736亿吨,占全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75%左右。1985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煤炭生产大国。2017年我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的比重达到46%,比1978年提高30个百分点。
  40年来,全国煤炭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从1978年至2017年,大型煤炭企业(原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由32.5%提高到97.8%;全国煤矿人均生产效率由137吨/年提高到1000吨/年。建成了千万吨级煤矿42处,产能6.73亿吨/年,在建和改扩建千万吨级煤矿37处,产能4.71亿吨/年。
  40年来,煤炭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从1978年到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由125.8亿元(1978年为煤炭工业总产值)增加到2.5万亿元,增长200倍。全国煤矿数量由上世纪80年代的8万多处减少到2017年的6300处左右。建成了年产12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现代化煤矿1200处左右,产量占全国的80%左右;全国年产量超过2000万吨的企业由2家发展到27家;年产超亿吨的企业发展到6家。2017年末,煤炭企业参股、控股电厂权益装机容量占全国火电装机的27.1%,现代煤化工产业初具规模,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40年来,煤机装备制造实力显著增强。“三机一架”装备制造能力进入世界前列。8.8米一次采全高综采成套装备全部实现国产化(8.8米综采支架世界第一)。采煤机总装机功率达到2800千瓦、滚筒直径达到4.3米;矿用顺槽胶带机运载长度达到6000米;刮板运输机最大小时运输能力可达6500吨。煤矿智能化开采关键部件—电液控制阀结束了长期依赖进口局面。深厚冲积层千米深井快速建井技术与成套装备、煤矿井下掘进设备制造水平大幅提升。大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最大处理能力800t/h,重介质系统实现了自动监测监控。
  40年来,煤矿建设能力跃升世界前列。在小平同志的关心支持下,我国首个最大的中外合作项目—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建设项目,创造了“高效率、高科技、高效益、快节奏”“三高一快”的平朔模式,推动了我国煤炭露天开采水平一步跨越30年,为我国探索实践煤矿建设现代化之路提供了宝贵经验。(为了平朔露天煤矿对外合作,小平同志曾先后5次接见哈默;原平朔煤炭工业公司总经理陈日新,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中外合作“平朔模式”的创造者)。目前,冻结法立井施工深度近1000米,世界第一;斜井施工长度达到800米;钻井法凿井深度达到660米。建成了陕北、大同、平朔、蒙东等一批亿吨级矿区;建成的补连塔煤矿,井型规模2800万吨/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井工煤矿,是改革开放初期最大的井工矿(韩城桑树坪煤矿,井型300万吨/年)的9倍;建成的哈尔乌素露天矿和宝日希勒露天矿,产能达到3500万吨/年;建成的安家岭露天煤矿选煤厂,洗选能力达到1500万吨/年;建成的70多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实现了地面一键启动、井下有人巡视、无人值守。
  40年来,煤炭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1992年,煤炭价格放开改革率先在徐州和枣庄两个矿务局试点。2013年,国家取消重点电煤合同,实现电煤价格并轨;2017年,建立了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和“基础价+浮动价”的定价机制,发挥煤炭市场平稳运行“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达到了煤炭供需双方互利共赢、两放心的效果。
  40年来,生态文明矿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从1978年到2017年,全国原煤入选率由16.7%提高到70.2%,提高了53.5个百分点;煤矸石综合利用率由27%提高到67.3%,提高了40.3个百分点;目前,矿井水利用率、瓦斯抽采利用率、土地复垦率分别达到72%、52.3%、48%。保水开采、充填开采、无煤柱开采等绿色开采技术得到普遍推广,煤炭深加工示范、燃煤电厂超低排放、高效煤粉型工业锅炉技术示范取得成功,煤炭清洁高效集约化利用水平大幅提升;建成了以同煤塔山、神华宁东为代表的一批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以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和徐州贾汪区潘安湖为代表的国家近代工业博览园和生态旅游示范区,促进了矿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40年来,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实现了明显好转。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在煤矿安全生产领域进行了一系列体制机制法制改革创新,健全煤矿安全国家监察体系,大力加强煤矿安全法制建设、机制建设和责任体系建设,促进了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据统计,全国煤矿事故死亡总人数由1978年的6001人(1990年为7473人)减少到2017年的375人,煤炭百万吨死亡率由9.713下降到0.106。预计今年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将达到0.1以下,创历史最好水平。
  40年来,行业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煤炭行业秉持传统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精神,不断融合煤炭工业改革发展需要,形成了勤俭办矿的“石圪节精神”、保障国家能源稳定供应的奉献精神、坚持行业协同发展的团结务实精神、坚守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精神,推动了煤炭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煤矿艺术节、寻找感动中国的矿工、“乌金杯”、“乌金奖”等系列活动,参加全国运动会,举办矿区运动会,开展矿区全民建设活动,展现了新时代煤矿工人的风采。特别是,涌现出的一大批新时期劳动模范,他们在继承中赋予了新时代煤矿工人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开拓创新的特点,成为行业一道亮丽的风景,为煤炭文化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
  40年来,国际合作不断深入推进。从上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有计划引进综采设备,到中美合资建设安太堡露天煤矿;从开展煤炭国际贸易到煤炭企业“走出去”开发境外资源,再到兖矿集团成为澳洲煤炭生产供应商;从开展学术交流到加强与世界能源机构、政府和企业的深度合作,我国煤炭工业的世界影响力不断提升。
  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煤炭行业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刻地体会到:
  一是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是行业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长期以来,在不同发展阶段,特别是在煤炭行业处于困难时期,党和政府都出台了一些列政策措施,支持行业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在上世纪70年代,为摆脱当时的煤炭工业落后面貌,国家引进先进设备推动煤矿机械化生产;在淘汰落后的关键时期,国家出台政策性破产措施;在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国家把煤炭行业作为供给侧改革的试点行业,推动了煤炭化解过剩产能、促进行业脱困发展。
  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思想纲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科学指南,也为煤炭行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改革开放赢得发展的主动,创造新时代煤炭高质量发展的崭新业绩。
  三是群众的首创精神是煤炭行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源泉。40年来,煤炭行业注重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以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为重点,企业素质不断提升;以“做四有职工、建五好班组、创六好区队”、培育工人技能大师、组建大师工作室为基础性工作,群众的创新力、创造力已经成为解放和发展煤炭生产力的重要支撑。
  四是理念创新是推动煤炭行业健康发展的行动指南。煤炭工业40年的发展历程也是行业发展理念转变的历程。“工效上1吨,安全上水平,大力建设现代化煤矿”(三件大事)的提出,推动了安全和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以煤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理念,推动了煤炭企业由单一煤炭生产向多种经营的转变;“科教兴煤”战略的实施,推动煤炭工业发展转入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推进煤炭由燃料向燃料和原料并重转变理念的提出,促进了煤炭转型升级,拓宽了煤炭消费的空间;煤炭工业发展“一个深化、五个推进、七个转变”的思路,引领了新时代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五是科技进步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40年来,煤炭科技进步深刻改变了煤炭工业发展的格局。综采放顶煤技术理论的突破,推动了厚煤层开采技术工艺的变革;黄陵二号煤矿智能化综采技术的成功开发,引领了煤矿智能化开采的方向;煤炭直接液化、间接液化、煤制气、煤制烯烃等现代煤化工项目商业化运营,促进了煤炭由燃料向燃料和原料并重转变;高瓦斯突出煤层强化卸压增透技术、矿井重大水害隐患精细探测等关键技术的突破,为矿区瓦斯、水害治理提供了有效手段;采煤沉陷区土地功能构建与集约利用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破解了沉陷区的建设用地瓶颈,推进了矿区生态文明建设。
  六是人才队伍建设是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40年来,行业不断完善引才、用才、育才体制机制,健全完善人才服务体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发行业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共培养了30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0位教育部长江学者,31位专家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科技拔尖人才、高级技能人才,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七是行业文化建设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40年来,形成的“奉献、团结、务实、创新”的行业文化在推进煤炭行业改革发展中,在凝聚行业共识,引领行业企业发展战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职工素质、塑造行业企业品牌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行业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煤炭行业改革发展还面临许多深层次的困难和挑战:一是行业发展的理念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建设现代化煤炭经济体系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还需要深入研究。
  二是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行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小煤矿多、落后产能退出难等问题突出;非煤产业结构有所改善,新兴产业发展较快,但还没有成为行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任务依然艰巨。
  三是煤矿安全生产和矿工职业健康水平亟待提升。一些煤矿安全发展理念不牢固,超能力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一些煤矿安全生产投入不足,采掘失调,管理滑坡,人才流失,职工队伍思想不稳定;煤矿尘肺病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煤矿安全和职业健康工作仍面临严峻的挑战。
  四是对照新时代职工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目前职工收入水平、矿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生产、工作场所条件、公共服务水平、职工文化生活都存在较大差距,增强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还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五是增进全社会对煤炭的理解和认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别是增强全社会对煤炭作为基础能源的理解,提高对煤炭是可以清洁高效利用的认识,对推进煤炭由燃料向燃料和原料并重转变取得的显著成就、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的重要进展等宣传力度还不够。
  同志们:
  抚今追昔,40年改革开放成就辉煌;展望未来,40年又是新的起点。党的十九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在新时代推进行业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全面分析了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指出,明年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这些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既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既有周期性的也有结构性的。
  会议同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这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重大机遇。要善于化危为机、转危为安,紧扣重要战略机遇新内涵,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绿色发展,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变压力为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会议认为,我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
  煤炭行业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领会精神实质,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煤炭工业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信心;要正确分析研究行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从宏观形势看,明年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影响能源需求总量;从煤炭行业发展看,宏观经济增速回落,煤炭需求放缓;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替代作用增强;先进产能加快释放,煤炭运输通道建设加快,供给能力大幅增加;生态环境制约不断强化,煤炭消费总量增加受到抑制。今后一个时期,煤炭产能过剩将成为常态,市场供大于求的风险加大,行业发展的形势不容乐观,要做好应对困难局面、过紧日子的准备。
  但也要看到,煤炭作为我国一次能源主体的地位和作用短期内不会改变。煤炭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
  全行业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的战略转型为主攻方向,深化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七个转变”具体要求,重点做好以下个几方面工作。
  一是正确研判形势,采取措施积极应对。要加强对煤炭运行形势的分析判断,研究对策,采取有力措施,坚持去产能不动摇,坚持“中长期合同”制度和“基础价+浮动价”定价机制不动摇,坚持推动科技进步不动摇,维护煤炭市场供需平衡。
  二是加快推进煤炭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按照建设现代化煤炭经济“七个体系”的要求(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的创新发展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煤炭市场体系、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绿色发展体系、行业高素质人力资源支撑体系、煤矿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保障体系、煤炭行业国际化发展的开放体系、煤炭产业政策保障体系),推动煤炭产业技术升级、产品升级、质量升级、管理升级,培育新模式、发展新业态、提升新动能,促进行业新旧动能转换,推进煤炭高质量发展。
  三是超前开展“十四五”发展战略研究。分析“十四五”行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十四五”煤炭工业及各专业领域的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四是深入推进行业对外开放。加强与国际能源组织、煤炭和采矿界的对话与交流,构建煤炭国际贸易及技术信息交流平台,探索与沿线国家企业、相关机构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动我国煤机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
  五是确保安全生产。要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认真执行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强化源头治理,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基础工作,依靠科技进步,严格执行不安全不生产,加大淘汰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确保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
  同志们:
  今天,我们利用半天的时间,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来煤炭行业发展的光辉历程,总结了经验,分析了形势,探讨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思路,形成了了许多共识。会议开的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当前,我们正处于深化改革开放新的伟大的时代。新时代开辟新前景,新征程呼唤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改革开放精神,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深化煤炭共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煤炭经济体系,努力开创煤炭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张扬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今日专家

陈金友、1975年出生,安徽芜湖人,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正高级职称,主要...

亮点论文

基于2010和2018年专利交易数据,融合GIS空间分析、空间自相关、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黄河流域市际技术转移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社会网络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

今日企业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