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天地科技开采设计事业部:中国煤炭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19-05-08

  据《能源发展 “十三五 ”规划》,2015年底我国电力总装机规模1.53 ×109kW,其中水电0.32 × 109kW、煤电0.9 × 109kW、气电0.066 × 109kW、核电0.027 ×109kW、风电0. 13 ×109kW、太阳能发电0. 043×109kW。近些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趋于下降,预计 2020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下滑至58%。


  未来能源发展趋势与特点


  自 “十一五 ”计划以来,伴随着国家政策引导与鼓励,我国能源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天然气、水电、核电及其他可再生资源迅速发展,对非洁净型煤炭的替代之势日益显著。


  虽然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有所下降,但其主导地位时代远未结束。同时能源的更替相对于其他技术与工业设备的革新周期相对较长,对于煤炭的替代性应用也并非一蹴而就,伴随着其核心技术的突破未来可替代能源才能实现产业化与普适化。


  未来可替代能源具有市场主导性、技术普适性、提升生产力、环境友好等特点 。


  煤炭行业面临的挑战


  经济增长速度与增长模式的影响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能源消费增速逐步放缓,发展质量和效率问题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刻不容缓。


  “十二五 ”时期我国能源发展较快,能源发展进入转型变革的新起点,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开始涌现。


  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消费比重分别提高2. 6%和1. 9%,煤炭消费比重下降5. 2%,清洁化步伐不断加快。我国目前对于煤炭的发展,采用 “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 ”的政策进行控制。


  其他能源对煤炭市场的冲击


  (1) 石油与天然气  与煤炭相比,石油的燃烧效能是煤炭的2倍,石油是一种物理性能更加优越的化石能源;天然气的燃烧效能也比煤炭高许多。如果考虑运输成本、设备及场地投资、生产成本等因素,石油、天然气的总体效能还将更高。但基于我国 “富煤缺油少气 ”的能源背景,石油仍是以进口为主,未来大规模以石油替代煤炭的发展方式可行性差。


  “十二五 ”期间油气储采比稳中有升,能源储运能力显著增强,油气主干管道里程从 73000km增长到 112000km。对于天然气的使用,我国往往优先民用,再商用,最后工业用,若作为发电的原料,只怕力有未逮。目前在国内天然气的供求缺口相当大,需大量进口,价格高,渠道单一,天然气发电难以推广。同时我国天然气发展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网密度低,储气调峰设施严重不足,输配成本偏高,扩大天然气消费面临诸多障碍。


  (2) 页岩气、可燃冰等非常规能源  中国页岩气储藏深、难以企及、开发难度大且分布支离破碎、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储量少、需从西部地区运输供给。可燃冰是一种很有前景的能源形式,储量可用千年,且比煤炭、石油等更符合环保要求,一旦技术得到突破并被开采利用,可燃冰对现有的化石能源冲击将很大。


  (3) 水力发电  中国水力发电能力一直比较雄厚,但就目前态势看来,水电开发潜力正日益趋于极限,因地形、水势限制,可供水力发电的场地已经得到大部分开发,未来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同时水力发电量达到一定的临界点,水力发电的边际成本将开始增高,规模经济效益变差。


  (4) 核能发电  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影响了世界核电发展进程。核电站核泄漏事故一般影响范围广、影响时间长、对人体及其他动植物危害较大。“十二五 ”期间我国核电自主创新取得重大进展,三代核电 “华龙一号”、四代安全特征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开工建设。我国核能发电原料稀缺、费用高,同时放射性废物的处置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5) 其他可再生资源  进入 21世纪以来,受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人们更热衷于清洁高效、环境友好、绿色低碳以及新型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利用,以 “低碳化”、 “无碳化 ”理念为核心的能源革命正如火如荼,并逐步改变着我国 “以煤炭为主导地位 ”的能源消费结构。习总书记于 2017年十九大指出 “发展清洁能源是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智能电网与大规模储能电池的研究


  (1)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正处于试验阶段,目前许多国家都在小规模地试行这类项目,丹麦已试运行了一个完整的智能电网。智能电网可自动调节人们的生活用电,最合理安排电能的利用,自行调剂电能余缺,集发、输、用电为一体。智能电网有利于解决新能源 (尤其风能与太阳能 )发电不稳定问题和电能储存问题。


  (2)大规模储能电池  我国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但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明显的不连续、不稳定及不可控特征,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大规模并网应用将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较大影响。而大容量、大规模储能装置 可有效平滑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输出,减小其随机性,减少其发电并网对传统电网的冲击。“十二五 ”期间大规模储能、石墨烯材料等关键技术有所突破,能源发展进入创新驱动的新阶段。


  煤炭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低碳技术


  (1) 新建环保燃煤机组  2016年江苏泰州新建环保燃煤机组,机组除尘、脱硫、脱硝装置同步投运,具有机组参数先进稳妥、机组效率世界领先、环保排放指标最优等特点。


  (2) 多种污染物一体化脱除  炭基催化剂干法烟气多种污染物一体化脱除 工业示范试验于 2016年在山西、山东等地成功实施,使得活性焦、有机催化、等离子体与湿式吸收结合的一体化脱除技术对 SO2, SO3, NO, HCl, HF,Hg、粉尘等污染物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进行了成功应用。


  (3) PM2. 5,Hg等污染物检测与脱除技术  对于燃煤烟气排放出 PM2. 5, Hg等粉尘及有害气体,现阶段对于复合式静电除尘器 、蒸汽相变与常规除尘技术结合 、燃烧源 PM2. 5凝结洗涤脱除技术等对 PM2. 5, Hg等粉尘及有害气体进行检测、过程控制与深度脱除,实现燃煤发电的近零污染物排放的清洁低碳利用。


  煤炭深加工技术


  (1) 煤制气  目前我国煤制气发展具有经济性较好、各地发展煤制气热情较高等特点。但是,煤制气的发展仍面临着对水资源消耗大、自主知识产权低、管网设施配套低等方面的挑战。


  (2) 煤炭分质利用  低阶煤分质利用的关键技术包括低温干馏、焦油提酚、焦油加氢和多联产技术等。经煤炭分质利用技术可大幅提高煤的利用价值,而且节能率较高、硫化物和氮化物等污染物排放也可大幅度降低。


  (3) 煤炭向工业原料转型  目前我国煤炭主要提炼为烯烃、乙二醇等工业原料,煤化工产品较之于油、气,还有一种难以比拟的优势,就是煤具有独有的特殊芳香结构 ;对于煤化工制得碳纤维,强度高、许多新兴尖端领域内应用广泛。煤还可以提炼出诸多化工产品,随着煤基化工业的发展,化工行业也将成为煤炭的消费大户,煤炭将会由一种主要的燃料向工业原料转型。


  碳捕捉与封存技术的研究应用


  全球气候变暖、地表升温等都与温室气体排放有密切联系。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迅速, CO2排放量急剧增加,针对我国用煤量与环境要求现状,碳捕捉、 CO2有效利用及封存技术得到较大的技术研究和资金投入。


  这项研究得到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煤与煤层气协调开发模式及技术的优化集成应用”项目的资金支持,研究成果以《中国煤炭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为题发表于《煤矿开采》2019年第1期。


论文链接
  责任编辑:宫在芹
今日专家

2018年至今,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矿物加工工程,教师...

亮点论文

通信作者是特殊的署名类型,存在特殊的学术不端行为。通信作者的职责是完成论文通信事宜,其不 当署名具体表现为标注不适格、侵犯其他作者署名权、未履行通信作者义...

今日企业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