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从马克思基本原理看新时代自然资源管理

2018-07-11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王峰 余星涤

  今年是卡尔·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本观点和原理,分析新的历史条件下自然资源管理新形势,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代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方向,指导自然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完善和现代化自然资源经济体系建设具有特定的重要意义。


  自然资源之上的生产关系是自然资源管理的逻辑原点


  研究自然资源管理通常是从自然资源价值开始,它被认为是资源经济学的核心问题。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由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成了自然资源到底有没有价值争议的根源。


  为什么有些自然资源会有价格,马克思认为这是垄断制度带来的,其源于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并通过制度强制力来保障。也并不是所有具有使用价值的自然资源就一定有价格,我们呼吸的空气、沐浴的阳光有使用价值却没有价格,因为它们还无法垄断。这些有价格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稀缺、可控制的,才有可垄断的基础。但也并不是说有限、稀缺、可控制的自然资源就会有价格,价格是随着自然资源之上的制度设置而产生的,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至今,对自然资源设置的物权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丰富,取水权、排污权、捕捞权、海域使用权等等,这些制度通过强制力如国家法律、政策来设定和执行。


  这些制度设置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然资源之上的生产关系,它包含三方面内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即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归谁所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地位及相互关系;由以上两个关系形成的分配、交换、消费关系。这些自然资源之上的生产关系也揭示了自然资源的社会本质,包括它的经济关系、分配关系等,这些要高于我们对自然资源价值的研究和讨论。也就是说,自然资源无价值的观点并不是造成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的原因,而是由于建立其上的制度设计。没有好的制度设计,自然资源的社会生产力不能得到有效地促进和提高,自然资源使用价值也不可能获得最优化实现,因此,自然资源之上的生产关系成为了自然资源管理制度的根本。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是自然资源管理的基石


  马克思认为,生产“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自然资源之上的生产关系的核心是自然资源所有权关系,在他看来,只有所有权明晰,交换双方才能根据各自对其拥有物的权利进行平等的交换。


  马克思还在《论土地国有化》中从科学和发展的角度论证了“土地国有化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必然性’”。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关系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产权形态也会必然因此而演变。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超过或落后都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及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土地承包制发生的变化看,到目前的土地使用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也可以看出规模化利用耕地的趋势正在改变农村土地产权形式。


  自然资源掌握在国家手里,国家才有足够的经济资源和财富积累,进而为国民提供相应的福利。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央决定建立新增耕地指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所得收益全部用于脱贫攻坚和支持乡村振兴,也是这一优势的体现。但由于生产关系的历史阶段性,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面临诸多体制机制问题,因此必须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这是自然资源管理的制度基础,是理顺自然资源之上生产关系的主要着力点。正如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所指出:“完善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石,保护产权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


  深化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力量


  马克思指出,商品交易的“每一方只有通过双方共同一致的意志行为,才能让渡自己的商品,占有别人的商品”。没有自由的交易机制,就没有要素的自由流转实现优化配置,因此,市场经济的基础条件是产权的明晰,使生产者有明确的利益分配关系。当前,我国的自然资源作为生产要素,要想实现与其他要素优化组合,就需要充分地开放市场,并能在管理上充分满足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要求。


  理顺自然资源之上的生产关系,核心是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不同自然资源由于自然属性、使用方式的不同,自然资源使用权的取得方式和所有者的权益补偿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一方面是取得方式市场化改革的深化,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根据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特点来设定取得方式,招拍挂、协议出让、特许使用等方式都要明确适用范围;另一方面,所有者权益的补偿方式,不必只有一次性出让补偿方式,还可以通过租金、特许使用费等方式实现,形成合理的资源要素成本构成。要建立产权明晰、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化市场体系。在市场中,实体经济价格信号越准确,对资源配置的效益判断才会越准确,包括土地、能源、原材料、劳动力等一般商品价格信号准确,才能正确反映市场的供求。


  政府监管资源开发利用行为,平衡市场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关系


  理顺自然资源之上的生产关系中政府的作用,在于明确政府管理自然资源的边界和内容。在马克思看来,国家既是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机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同时也是履行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生态环境监管等公共管理机构,体现了其阶级利益的实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于寻求政府行为和市场作用的最佳结合,合理确定政府的行政职能。


  当前,自然资源作为资产在市场中配置,既要充分发挥其市场自由平等配置资源的作用,又要强化政府对市场开发利用行为的监管和许可。因此,我们需要把自然资源产权的市场化配置和开发利用行为的行政许可制作为自然资源管理的改革方向,资源配置制度主要采用市场方式,实行合同制管理,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而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管理主要是行政管理方式,实行许可制管理,确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准入规则和绿色发展的标准体系,规范企业行为。


  今年3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进一步明确了政府自然资源行政管理的改革方向。


  促进创造和积累财富并公平分配财富是自然资源管理的直接目标之一


  马克思认为,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之上的生产关系,最终目的是使自然资源能更有效地创造财富、积累财富,同时更公平地分配财富,并通过这一载体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自然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前提条件,虽然劳动不能孤立地创造财富,需要在社会中通过与其他要素结合才能创造财富,但人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改革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更高效地创造和积累财富,并使创造和积累财富行为更符合人的价值和意义。


  财富的生产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靠科技的进步和应用、生产工具的变革、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技能的增进、劳动组织的改进、管理水平的提高等。因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促进我国的供给侧改革,提高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这也是对我国自然资源产业的要求,通过促进科技进步,大幅度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


  马克思认为,土地等自然资源不是整个社会、一个民族,甚至不是当代人的,他们只是占有者和受益者,并且应当作为好家长把经过改良的土地等自然资源传给后代。针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即“开发”是在“节约和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开发”,与之前的“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相比有了更强的先决条件,要求转变当前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形式。


  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自然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


  自然资源的研究者对其认知多是从方法论的角度,认识自然资源的系统性(山、水、林、田、湖、草)、有限性和无限性(现实资源的有限性,但开发利用及转化的无限性),以及自然资源的多功能性、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和规律性等。马克思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认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关系,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仅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精神生产活动的源泉。所以马克思认为“人直接地是自然的存在物。”但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其活动对自然资源具有反作用,因此人类在改造自然资源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中,也必须尊重与顺应自然规律。对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习近平总书记用“命脉”将人与自然连接,生动形象地阐述了人与自然相生相依的一体性关系,以及生态系统中各类资源要素之间相生相依的一体性关系。山水林田湖草作为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需要用地球系统科学的思维进行科学合理配置、统筹优化,以更好地促进人类和自然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我们的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也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处理好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在思考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基础上,马克思更进一步揭示:“人对自然界的关系实质直接反映人与人的关系。”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冲突,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人与人的关系的紧张和冲突。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进行社会制度变革,重建人与人的关系,只有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才能真正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因此,我们在自然资源管理中还要处理好人类活动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以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总之,站在新的历史和时代高度,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与自然资源利用和管理实践结合,把握自然规律、认识市场规律,理顺自然资源生产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新时代社会主义优势,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宫在芹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今日专家

陈金友、1975年出生,安徽芜湖人,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正高级职称,主要...

亮点论文

基于2010和2018年专利交易数据,融合GIS空间分析、空间自相关、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黄河流域市际技术转移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社会网络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

今日企业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