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煤技术》2023年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旨在促进洁净煤技术领域科学成果的传播与推广,增强洁净煤技术前沿技术的交流与互动。本届优秀论文评选采用专家评审与读者投票相结合的方式,从本刊2022年正式刊出的论文中,遴选30篇论文入围本轮投票,根据综合得票确定20篇获奖论文。
希望喜欢支持《洁净煤技术》的读者,关注并参与本次活动,积极转发投票页面,选出您心目中的《洁净煤技术》2023年度优秀论文。
赵跃民教授是我国矿物加工工程领域专家,在煤炭干法分选和筛分领域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创立了潮湿细粒煤炭深度筛分理论,发明了高性能大型振动筛关键技术和难筛分矿物高效筛分技术,在我国煤炭、冶金和化工领域广泛应用,解决了大型振动筛可靠性差、筛面堵孔的关键技术难题。开发了煤炭高效干法分选关键技术,在国际上首创了模块式高效干法选煤工艺系统,为我国西部干旱缺水地区煤炭分选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赵跃民教授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国家“863”项目、“973”课题等科研项目。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1项、省部级/行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8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获国外专利27件,中国发明专利80件,出版著作7部,发表论文300余篇。获国家教学名师奖、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匹兹堡煤炭转化创新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等。
近年来,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育工作,培育了包括院士、国家教学名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及青年项目入选者等一大批优秀高层次人才。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再接再厉,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和人才队伍带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努力建成能源资源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吕俊复教授是热能动力工程专家,在锅炉科学技术工程方面做出创造性贡献。他和他带领的团队揭示了循环流化床超高超大炉膛的气固两相流动特性和热流密度分布特征,建立了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关键技术体系框架,开发了世界首台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阐明了泡态沸腾中可溶性盐行为和沉积临界条件,提出了自然循环分段蒸发实现高盐给水生产过热蒸汽的技术路线,开发了世界首台以采油污水为给水的过热蒸汽燃煤注汽锅炉;发现了气固两相流态对反应的影响机制,提出了减小床料粒度以提高炉内石灰石脱硫效率、降低NOx原始排放的流态设计方法,开发了世界首台燃烧控制达到原始超低排放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相关技术成果得到产业化应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他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1完成人)和二等奖(第4完成人)、省部级科技进步/发明一等奖7次(第1完成人2次),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发表论文400余篇。
专题来自于《洁净煤技术》2023年10期,共5篇研究成果。
专题来自于《洁净煤技术》2023年11期,共6篇研究成果。
专题来自于《洁净煤技术》2023年07期,共14篇研究成果。
专题来自于《洁净煤技术》2023年06期,共7篇研究成果。
专题来自于《洁净煤技术》2023年04期,共13篇研究成果。
专题邀请清华大学史翊翔教授、同济大学明平文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叶茂研究员共同担任客座主编,集中报道了近年来氢能与洁净煤技术领域先进技术。
专题来自《洁净煤技术》2023年第1期
能量演化贯穿于岩石变形破坏的全过程,为了探究围压对受载岩石能量演化特征的影响规律,对红砂岩试样进行6种固定围压下的轴向加、卸载试验,揭示岩石弹性能和耗散能演...
尤洛卡精准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煤矿顶板灾害防治设备的龙...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