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基于内置光纤/导光管反应器的微藻固碳减排研究

2024-04-12



本论文创新点

针对微藻固碳性能受限于反应器内光传输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阶梯型光纤/导光管微藻光生物反应器。通过光学仿真分析获得了光纤/导光管壁的光强分布特性,采用导光管底锥形反光件、阶梯型光纤结构等方法调节微藻光生物反应器内光强分布的均匀性。在不同反应器、输入光能条件下开展了微藻生长固碳实验,获得了微藻生物量、固碳速率与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发现内置光纤/导光管反应器内微藻固碳性能显著优于常规反应器。

题 目

基于内置光纤/导光管反应器的微藻固碳减排研究


作 者

夏奡1,2,任柯欣1,2,张敬苗1,2,黄云1,2,朱贤青1,2,朱恂1,2,廖强1,2

单 位

1. 重庆大学 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重庆大学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扫码阅读全文

摘   要

我国燃煤电厂每年排放CO2超过57亿 t,为保障双碳目标如期实现,必须大幅降低燃煤电厂的CO2排放。微藻固碳通过高效的光合作用吸收CO2转化为生物质,是极具潜力的燃煤电厂减碳技术,但目前微藻固碳性能严重受限于反应器内光传输。导光管可灵活调节反应器内光分布,而光纤可集中传输光线且光损耗低,因此提出光纤/导光管微藻光生物反应器,扩大藻液受光面积,增加藻细胞色素的光捕集,促进微藻光合固碳。利用光学仿真软件对光纤/导光管内传输的光线进行追踪,获得了光纤/导光管管壁的光强分布。在不同反应器、输入光能条件下进行微藻培养实验,获得了微藻生物量、固碳速率与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分析了内置光纤/导光管对微藻固碳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平面末端的光纤射出光的光强在导光管侧30~140 mm内迅速下降,导光管发光范围集中。在导光管底部添加锥形反光件反射抵达管底的透射光、并设计阶梯型光纤使输入光由不同阶梯分级发出,可使微藻光生物反应器内光分布更加均匀,反应器内部远离光源区域的藻细胞可以有效接受光能进行光合固碳。当光能输入为3.3 W/L时,含两级阶梯结构光纤和锥形反光件的导光管管侧表面最低光强为47 μmol/(m2·s),平均光强达64 μmol/(m2·s),较无光纤仅顶部给光的导光管侧面平均光强提高了2.6倍。微藻在插入阶梯型光纤的光生物反应器(SF-PBR)培养7 d后生物量达到1.9 g/L,比在插入平面端光纤的光生物反应器(FF-PBR)中培养的生物量高46.2%,比仅顶部受光的光生物反应器(LG-PBR)中培养的生物量高111.1%。当提升光源输入至5.0 W/L,微藻培养7 d后的生物量高达2.8 g/L,培养期间保持高固碳速率(608.3 mg/(L·d)),比对照组LG-PBR的固碳速率提高1.9倍。



作者简介



    
夏奡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夏奡,男,汉族,1986年生,重庆人,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人选,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重庆市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计划特聘专家,重庆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担任4本SCI/EI期刊副编辑或编委、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生物质能专委会委员、国际研究中心APEC Research Center for Advanced Biohydrogen Technology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研究方向

生物燃料;碳减排;生物催化;分布式能源系统;传热传质
主要成果

长期从事生物固碳减排、绿色燃料及高附加值材料制备、生物质转化系统集成及全生命周期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或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在Trends in Biotechnology、Trends in Microbiology、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Green Chemistry、Chemical Communications、Applied Energy、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170余篇,3篇论文入选封面/封底,出版Springer专著1部,应邀撰写Springer重要参考书1章,合作撰写国际能源署(IEA)生物天然气出版物1部,总引用7000余次。

引用格式


夏奡, 任柯欣, 张敬苗等. 基于内置光纤/导光管反应器的微藻固碳减排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 2024, 52(2): 1−9.

XIA Ao, REN Kexin, ZHANG Jingmiao, et al. Promotion of carbon fix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by microalgae with optical fiber/light guide tubes[J].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4, 52(2): 1−9.

END

责任编辑:黄小雨

整       理:黄小雨

审       核常   琛

  责任编辑:宫在芹
今日专家

李家卓(1986.03-),男,山东临沂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矿业大...

亮点论文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尚建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团队综述了以煤热解为龙头的煤分质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首先,系统回顾了国内外煤中低温热解技术的发展历史。其次,介绍了我...

今日企业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