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新冠疫情后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

来源:中国煤炭2020年第5期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重创,我国煤炭产业也未能幸免。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产经科学研究对抗击疫情的积极作用,稳步推进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北京绿能煤炭经济研究基金会联合《中国煤炭》杂志组织了一期“疫情后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研究笔谈会,并邀请煤炭领域部分专家和企业家参加。

笔谈会受邀同志激情四射、论述精彩。有的介绍了坚持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全力优先保障好疫情重点地区煤炭供应等情况;有的告诫煤炭同仁要统筹念好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三字经”;有的介绍了煤化工企业疫情期间所受的影响情况;还有的报告了在疫情期间实现逆势增长,取得首季“开门红”的好消息。大家普遍认为唯有改革创新、强身健体才能探寻出疫情后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并对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科学控制进口煤、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处置僵尸企业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

为了给煤炭产业更好的高质量发展汇聚更多智慧力量,《中国煤炭》杂志在第5期“经济管理”栏目集中刊发相关文稿,以飨读者。

行业视野

其他

类别

33个

关键词

10位

专家

8篇

论文

5697IP

点击量

3581次

下载量
  • 作者(Author): 岳福斌

    摘要: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遭到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最大冲击,全球经济恐慌演绎成经济危机的风险很大,经济衰退在所难免。作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疫情虽得到控制,各行各业复工复产加快,组合政策支持力度强劲,但作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一部分,尽管应对突发事件的韧性较强,也难免遭受冲击,供应链、产业链、资金链、价值链都暴露出问题。  煤炭产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和主体能源产业,已遭受冲击。2020年一季度,中矿(北京)煤炭产业景气指数为95.67,较上季度下降2.93点,较2019年同期下降2.40点,见图1;煤炭产业需求侧相对较弱,库存增加,价格下跌,回款滞后,盈利下滑,经营压力增加,投资增速放缓。  供给方面,累计生产煤炭8.3亿吨,同比减少0.5%,增速较2019年同期下跌0.9个百分点;累计进口煤炭9578万吨,同比增长28.4%,增速较2019年同期扩大30.2个百分点;秦皇岛港库存煤炭671万吨,同比增长4.9%;煤炭产成品资金占用为549.8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较2019年同期扩大31.2个百分点。  需求方面,累计营业收入为4290.7亿元,同比减少12.7%,增速较2019年同期下跌18.1个百分点;累计出口煤炭111万吨,同比减少45.8%,增速较2019年同期下跌134.3个百分点;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546元/吨,同比减少5.5%,增速较2019年同期下跌6.8个百分点;出厂价格指数为96.4%(2019年同月为100%)。  效益方面,累计实现利润总额421.1亿元,同比减少29.9%,降幅较2019年同期扩大11.9个百分点;应收账款为2704.7亿元,同比增长14.8%,增速较2019年同期扩大21.3个百分点。  图1 新世纪中矿(北京)煤炭产业景气指数(先行、一致、滞后指数)变化  发展方面,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21.9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较2019年同期放缓13.1个百分点;从业人员266.50万人,同比减少4.6%。  2020年一季度煤炭产业受疫情影响的冲击低于工业整体水平(中经工业景气度下降9.6点),也低于电力、钢铁产业(分别下降4点和3.9点)。疫情发生的时间正值春节假期,正是煤炭产业的淡季,作为民生保障物资之一,用煤量较大的地区会提前储备;煤炭主产区大多远离疫情重灾区,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战场的煤炭产业,通过“三去一降一补”,增强了产业应对突发事件冲击的韧性;煤炭产业目前以国有企业为主,产业集中度相对较高,增强了产业组织能力;有光荣传统、特别能战斗的产业大军保障煤炭安全供应,再次焕发出了战斗力。  在目前相关下游产业需求相对较弱的形势下,煤炭产业供给大于需求矛盾会加剧,商品煤价在2020年第二季度继续下跌在所难免;疫情后再生产链条可持续、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也要求煤炭产业组织方式顺势而为。疫情后煤炭产业如何加快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业内迫切需要认真研究、回答的问题。  北京绿能煤炭经济研究基金会作为国内专门用于煤炭经济研究的非公募公益性基金会,始终秉承“开展煤炭经济研究、服务煤炭产业、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煤炭经济科学发展,为保障首都能源安全做贡献”的宗旨,急产业之所急。在疫情蔓延情况下,采取网络通讯形式召开了“两会”——党建小组工作会议和第二届第五次理(监)事会议,会议决定将“后疫情时代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重点课题研究。  会后,笔者组织团队并联合《中国煤炭》杂志开始进行“煤炭产业转危为机 高质量发展”调查研究。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产经科学研究对抗击疫情影响,坚定我国经济韧性足、发展空间大、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的信心;转危为机,清楚暴露出的短板,建立应急体系,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巩固煤炭基础能源地位;因势利导,继续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体制、机制,维护产业链正常循环、周转,稳中求进;坚持五大新发展理念,丰富高质量发展内涵,优化高质量发展条件,携手应对疫情冲击,共克时艰,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决定和《中国煤炭》杂志联合主办专题笔谈会,并邀请煤炭领域部分专家和企业家参加。  受邀同志欣然应允,并认真对待,有的单位还召开了研讨会。他们结合实际,客观介绍了受疫情冲击的情况、采取的应对措施,提出了相关战略思想和政策建议。为呈现他们的精彩论述,《中国煤炭》杂志在本期集中刊发相关文稿,以飨读者,以期为煤炭产业更好的高质量发展汇聚智慧力量。
    免费下载
    中国煤炭
    2020年第05期
    563
    489
  • 作者(Author): 王启瑞

    摘要:介绍了山西省煤炭产业复工复产情况;从当前动力煤、炼焦煤、喷吹煤市场3个方面分析了疫情对煤炭市场的影响:供大于求态势明显、煤炭库存高企、煤炭价格大幅下降、企业经营面临较大压力;认为,山西煤炭产业要紧扣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切实保障疫情期间煤炭供应各环节稳定运行和安全可靠,奋力推动全省煤炭高质量转型发展。
    免费下载
    中国煤炭
    2020年第05期
    1309
    602
  • 作者(Author): 王强

    摘要:介绍了新冠疫情及国际原油价格暴跌对国内煤炭、化工等产业的影响和阳煤集团煤炭产业和化工产业复工复产的相关情况;阐述了阳煤集团通过实行契约激励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进企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和进行成本管控等具体的应对举措;同时提出市场调控和税收等相关政策性建议。
    免费下载
    中国煤炭
    2020年第05期
    782
    223
  • 作者(Author): 武望国, 姚遥

    摘要:分析了新冠疫情对煤炭企业造成融资难、市场差、资金紧等实际困难;阐述了大同煤矿集团在应对疫情和市场下行过程中,狠抓增收节支,打造“千万吨矿井、大型发电机组、科技创新”三大优势集群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提出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和控制进口煤等政策性建议。
    免费下载
    中国煤炭
    2020年第05期
    562
    446
  • 作者(Author): 杜平

    摘要:指出,此次疫情正在对全球供应链产生巨大冲击,并向实体经济蔓延,“外需”的乏力将迫使我国经济发展结构转型,石油暴跌对煤炭产业、煤化工产业的影响不容小觑;而我国在这次疫情中为世界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充分说明了中国制度的优势;对我国疫情后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系统思考,提出,应加大对进口煤管控力度,加强对中长协煤炭供应合同签订和履约的监督,应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并应利用产业政策的机遇积极融入“新基建”建设等具体建议。
    免费下载
    中国煤炭
    2020年第05期
    578
    503
  • 作者(Author): 李伟

    摘要: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兖矿集团克服疫情防控任务重、生产组织难度大、物流运输受阻、市场需求疲软、主导产品价格大幅下滑等困难挑战,坚持早动手、快行动、严措施,提出战时“七项纪律”,创新组织“四项行动”,严格防控“六项标准”.同时,兖矿集团准确分析、积极应对疫情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科学把握关键节点,创新实施以复工复产保防控、保市场、保供给,在异常严峻的形势下,兖矿集团实现逆势增长,取得首季“开门红”。
    免费下载
    中国煤炭
    2020年第05期
    536
    210
  • 作者(Author): 刘万波, 周勇

    摘要:从能源需求减弱、煤炭需求的深刻变化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新冠疫情对煤炭产业的影响,指出目前煤炭产业已到“稳住基本盘、兜住生存底线”的关键时期;立足川煤集团的实际,探索出后疫情时代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认为,应深化改革激发转型升级新动能,推进智慧矿山建设掀起高效生产新革命,调整产业结构打造提质增效新引擎,苦练企业内功提升经营管控新水平。
    免费下载
    中国煤炭
    2020年第05期
    855
    578
  • 作者(Author): 卜昌森

    摘要:面对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认为当前煤炭产业要念好“三字经”,坚定发展信心、加强行业自律,统筹下好煤炭“保供应” 与“控产量” 两手“先手棋”,牢牢守住安全生产的基本面、基本盘,并且通过推动智能化建设、加快转型升级和苦练内功来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免费下载
    中国煤炭
    2020年第05期
    512
    530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