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来自《洁净煤技术》2023年第1期
专题来自于《洁净煤技术》2022年第11期,共10篇。
专题来自于《煤炭学报》2022年第9期。
专题来自于《中国工程科学》2022年第3期,共7篇研究成果。
《中国工程科学》由中国工程院主管,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工程科学》杂志社出版。《中国工程科学》定位为工程科技战略咨询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反映我国工程科技战略咨询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旨在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谋,为行业科学发展提供指导,为相关学术研究提供参考。
《中国工程科学》官网:http://www.engineering.org.cn/ch/journal/sscae
专题来自于《中国工程科学》2022年第3期,共8篇研究成果。
《中国工程科学》由中国工程院主管,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工程科学》杂志社出版。《中国工程科学》定位为工程科技战略咨询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反映我国工程科技战略咨询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旨在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谋,为行业科学发展提供指导,为相关学术研究提供参考。
《中国工程科学》官网:http://www.engineering.org.cn/ch/journal/sscae
新材料被视为新技术革命的基础和先导,新材料的发展及趋势将深刻影响时代的变化、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当今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日趋紧迫,新一轮技术革命带来的制造业升级压力空前巨大,世界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国家间的竞争与摩擦愈演愈烈,关键材料的快速迭代正日渐成为主流,新材料研发模式本身也亟待变革。
“新材料科学发展战略思考与创新实践”专题来源于《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年第3期。共包含6篇文章,分别为:
(1)林伟坚,张博文,汪卫华:从全球气候变化、制造业产业升级、国家安全及材料基因工程维度探讨材料科学发展趋势
(2)曾昆,李晓芃,沈紫云,等: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3)汪卫华:非晶合金材料发展趋势及启示
(4)王子昊,王霆,张建军:硅基光电异质集成的发展与思考
(5)张广宇,龙根,林生晃,等:二维材料:从基础到应用
(6)邱细妹,王燕,吕海明,等:“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材料技术发展策略——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为例
2022年3月23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规划》对我国氢能发展做出了顶层设计和积极部署,首次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氢能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支撑作用。《规划》也提出,我国氢能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基础、管理规范等方面仍有完善空间。专题整理了2021年至今高被引氢能相关研究成果。
IJCST能源与环境优秀论文。包括:固废处理、催化化学、煤热解、煤燃烧、煤基材料、一体化煤气化燃料电池等领域。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IJCST)创刊于2014年,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煤炭学会主办,发表地质、采矿、机械、化工、能源、环境等领域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和高质量综述,为全球从事相关领域的学者提供国际交流平台。目前,IJCST已被ESCl、Ei、Scopus、CSCD、CAS、GeoBase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和检索系统收录,2019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
官方网址:www.springer.com/40789
联系方式:
王婉洁 Email:wangwanjie@chinacs.org.cn Tel: 13810006446
陶赛 Email: taosai@chinacs.org.cn Tel: 18610558226
人们需要新的可持续能源系统应对全球能源和环境挑战,如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和气候变化。氢的能量密度是汽油的3倍,当氢气被用来产生能量时,唯一产物是纯水。然而,每产生1吨氢气,就会排放9~12吨二氧化碳。因此,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分子产生氢气是一种可持续的方法,而且不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将长期指导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本文从“两山”理论指导实践的关键问题入手,采用外部性和经...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