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来自于《煤炭科学技术》2022年第12期,共9篇研究成果。专题综述类文章报道了我国煤矿区煤层气与 煤炭协调开发基础理论与机制模式,以及山西矿区、两淮矿区等不同条件下煤层气开发利用的技术体系等研究进展;关键技术与示范工程应用类文章报道了我国煤矿区煤 层气抽采技术与方法、钻进技术与装备、增渗技术与应用等研究成果,全面呈现了我 国煤矿区煤层气抽采利用的技术现状、装备水平与应用成效。
我国多煤层煤系分布广泛,多煤层条件下煤层气成藏具有特殊性,表现为煤层层数多且成组赋存、煤系生烃能力强、沉积旋回与储盖组合频繁交互、气藏组合类型多样、多套压力系统叠置共生、层间非均质性强、资源丰度高等特征,其成藏特点决定了其可观的开发前景和特殊的开发方式,即从煤层组合的角度实施多煤层煤层气合采。为此,《煤田地质与勘探》以近年来发表代表性论文,包括储层评价、有利区优选,井位部署及开发效果分析等,以促进该研究领域技术进步和同行交流。
专题来自于《煤田地质与勘探》2022年第3期和2022年第9期。徐凤银教授任客座主编。
专题主要涵盖行业技术发展述评、煤系气富集成藏机理、关键开发技术、先导试验及进展、典型区块工程示范效果及行业科技发展方向思考等内容。专题栏目概化为综述与进展、基础理论与评价、关键技术与示范。
专题来自于《煤炭地质与勘探》2022年第8期,共8篇论文。
【编者按】随着煤矿采深的日益增大和深部矿产资源需求的急剧增加,地面瞬变电磁探测的分辨率已很难满足深地精细探测所需的精度,亟需发展距离地质目标体更近、干扰因素更少的电磁探测方法。近年来,地面、井下、隧道中的钻孔成为了瞬变电磁法新的施工空间,通过钻孔内外收发系统的不同组合,学者们已发展出了包括地–井、巷孔、单孔、跨孔在内的多种钻孔瞬变电磁装置,并针对性地开展了全空间理论、异常响应特征、三维正演、立体成像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为交流推广相关领域的新技术、新理论、新装备,邀请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范涛研究员担任专题客座主编,策划出版“钻孔瞬变电磁探测技术及应用”专题,选登 6 篇稿件,系统报道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促进钻孔瞬变电磁探测技术与装备的发展与推广,为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灾害治理和深部矿产资源勘查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煤炭科学技术》“煤层气勘探开发”高影响力论文推荐!共计25篇热点论文,论文精选自2020年至今相关主题的高被引和高下载论文。欢迎各位学者关注!
《煤炭科学技术》“瓦斯抽采”专题高影响力论文推荐!共计16篇热点论文,论文精选自2020年至今相关主题的高被引和高下载论文。欢迎各位学者关注!
【“煤系气地质与勘探开发”专题编者按】受煤层气长期低效开采工作的延伸和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不断拓展双驱动,煤系页岩气及煤系“三气”综合勘探初见成效。勘探开发煤系气具有安全、能源、环保三重效益,同时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紧跟行业典型区块成功开发案例,围绕煤系气地质条件和资源潜力综合评价、甜点区优选、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等主题方向,遴选相关论文集中发表,以期促进同行交流和类似区块煤系气勘探开发技术进展。
“2021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专栏
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40%,严重影响到国家能源战略安全。为此,国家提出了天然气“增储上产”战略,从“十一五”至今连续实施了3个五年计划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攻关计划。其中,“十三五”计划项目将科技攻关方向从单纯的煤层气扩展到包括煤层气、煤系致密砂岩气、煤系页岩气在内的整个煤系天然气领域,攻关内容覆盖地质研究、勘探技术、开发技术等产业全过程,分为6个研究项目和4个示范工程/先导示范项目分别实施。
为集中汇集我国煤系气领域最近科技进展及示范效果的优质稿源,推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助力我国煤系气产业持续发展。《煤炭学报》编辑部特邀中国矿业大学秦勇教授担任客座主编,中国矿业大学申建教授、陈尚斌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李勇副教授担任客座编辑,在2021年第8期(正刊)组织出版“煤系天然气聚集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专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将长期指导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本文从“两山”理论指导实践的关键问题入手,采用外部性和经...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