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矸识别是实现智能化综放开采和智能分选的关键技术,得到了学者和科研机构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为交流共享经验,进一步提升煤矸识别效果,《工矿自动化》编辑部整理了近年来刊发的部分优秀论文,以期促进交流,推动煤矿智能化技术进步。
煤炭资源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对煤矿地质保障系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是煤矿地质保障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在超前查明采区地质条件、保障安全高效开采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在小断层、陷落柱以及岩性勘探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技术、信息技术、仪器制造等多学科的融合发展,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日趋成熟。以“两宽一高”为特色的高密度三维地震在石油天然气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近年来正在煤炭系统进行推广应用。《煤田地质与勘探》编辑部现整理出煤矿采区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与应用方面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学习。
遥感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数据量大、重访周期短、精度高、成本低等优势,在煤矿区资源勘查、地质灾害调查、生态环境监测等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能准确反映矿区真实情况,应用效果显著。随着技术发展,遥感数据向高分辨率、多时相发展,无人机遥感也成为行业新方向。编辑部现整理出近年刊发的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学习。
专题来自于《能源与环保》2023年03期,共12篇研究成果。
煤系共伴生矿产资源是战略性金属矿产供给保障的重要补充,主体为稀有元素、稀散元素、稀土元素(“三稀”金属)和稀贵金属元素,目前其分布规律、富集机理及资源评价已取得了诸多代表性研究成果,促进了煤系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并对寻找新的战略性金属矿产极具参考价值。同时,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分布赋存特征及迁移转化规律研究,也是开展煤炭清洁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理论基础。现将以往相关研究成果汇集整理,以虚拟专题形式集中分享,以促进煤系矿产资源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交流,加快成果转化。
《煤田地质与勘探》编辑部基于中国知网(cnki)被引频次和被下载的数据,结合期刊网站文章下载量,于2021年12月31日遴选出20篇“《煤田地质与勘探》2021年度高影响力论文”。
【“地球物理模型试验”专题编者按】地球物理模型试验是地球物理勘探基础理论和方法技术研究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野外工作设计及实测资料解释的依据,故在国内外广受重视。然而,地球物理模型试验又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在物理模型材料选择、模型构建及模拟数据采集等多方面均有较大的难度,需要广泛交流与合作。为了促进地球物理模型试验的学术交流、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本刊发起了地球物理模型试验专题的出版,由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石显新研究员担任专题主编。
本专题共选登论文5篇,涵盖大型双三轴气浮定位多道三维地震物理模拟系统,含煤地层三维地震物理模型材料选择、模型构建、模拟数据采集技术,以及圆锥型场源瞬变电磁法试验研究等方面,展现了我国煤炭行业地球物理模型试验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专题报道,以期引起更多关注和重视,加速推进我国煤炭地球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工作,使之为实现我国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地质条件精细探测作出应有的贡献。
专题来自《煤炭科学技术》2020年第10期,共15篇论文。
能量演化贯穿于岩石变形破坏的全过程,为了探究围压对受载岩石能量演化特征的影响规律,对红砂岩试样进行6种固定围压下的轴向加、卸载试验,揭示岩石弹性能和耗散能演...
尤洛卡精准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煤矿顶板灾害防治设备的龙...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